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认识教育研究的理性特质(5)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是有意反思。正如有学者将人类的活动分为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水平,而其中有意识反思水平属于理性分析的研究性质,“有意识的反思

三是有意反思。正如有学者将人类的活动分为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水平,而其中有意识反思水平属于理性分析的研究性质,“有意识的反思则是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对活动的特点、过程和规律进行理性的分析,属于研究性质。”[32]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也强调,认识的发展是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过程,知性是认识发展的中级阶段,理性是认识发展的终极阶段,要实现从知性向理性发展,必须要经历反思这唯一途径。“教育学总是不断地追问构成自身的诸多前提,批判地反思蕴含在教育理论中的生命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33]

四是实践检验。理性与实践是统一的,教育研究的理性特质意味着教育研究具有实践性,而实践性或通过实践来检验也是教育研究实现理性的必由之路。目前学者们普遍认识到教育研究的实践路向,“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学的发展趋向于从实践出发,根据现实教育现象,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4]仅仅在我们头脑中通过逻辑推理或归纳演绎等手段构建出教育概念或教育规律等教育研究成果还不是真正的理性,而只有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得以检验或发挥功效才算是真正的理性。“科学理论的发现活动,也就是科学假说提出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但是,一旦一个用来解释事物的科学理论提出后,对它的检验就是在科学理性的严格控制之下的了。”[35]实践检验是使教育研究通向理性的重要教育研究原则,“科学观察若要有所作用,必须对照某种理论、假说或模型来验证。”[36]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然揭示了教育研究的理性特质,但并不是排斥教育研究中的非理性一面,教育研究既有理性的特质也有非理性的特质。对于教育研究非理性特质问题可另作深入探讨。总之,我们必须要首先认识到教育研究的理性特质,并发挥好其理性的特质,推进教育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1][德]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类的困境[M].李小兵,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75.

[2]吴芸,陈刚.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科学革命的精神[J].学海,1992(5):24-29.

[3]申仁洪,黄甫全.教育研究科学精神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9):15-19.

[4]赵荣昌,单中惠.外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99.

[5][12][25][26]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7、324、346、342.

[6]王坤庆.20 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8.

[7]魏建华.杜威对经验与理性关系的重建[J].理论界,2008(12):116-117.

[8]杨国荣.理性与非理性——以人性能力为视域[J].学术月刊,2007(11):44-52.

[9]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1.

[10]胡劲松.教育科学的研究范式——批判理性主义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8.

[11][18]钱之佳.科学与理性——科学是理性的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前言、6.

[13][19]郭元祥.教育逻辑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5、111.

[14][16]李太平,刘燕楠.教育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兼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J].教育研究,2014(3):4-10.

[15][30][35]胡志强,肖显静.科学理性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73、191.

[17]赵文平.学校课程结构整体设计论——基于变革性实践的解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20]魏博辉.论哲学的“理性”[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9-23.

[21]金英文.理性思维与贝林理论[J].鸡西大学学报,2011(5):54-55.

[22]杨建华.理性的困境与理性精神的重塑[J].浙江社会科学,2014(1):104-111.

[2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7.

[24]栗洪武.理性思辨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运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65-169.

[27]陈修斋,杨祖陶.欧洲哲学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284.

[2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12.

[29]陈宣良.理性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序言.

文章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msjyyj.cn/qikandaodu/2021/0613/872.html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美术教育的模式探究

美术教育研究投稿 |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 美术教育研究版面费 |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美术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