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美术研究|萧俊贤山水画出色,常用皴擦笔法来(3)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海时期(64岁-85岁,1928至1949年)萧氏虽已是晚年,但经历丰富,风格成熟,身体康健,进入创作的高峰期,杰作迭出,成为民国时期山水画大家之一。所见

上海时期(64岁-85岁,1928至1949年)萧氏虽已是晚年,但经历丰富,风格成熟,身体康健,进入创作的高峰期,杰作迭出,成为民国时期山水画大家之一。所见其成熟风格作品,大多出自上海。20年代中后期,随着陈师曾、金城、姚华等的谢世,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活跃于北京画坛的萧俊贤、汤定之、凌直支、余绍宋、林风眠等,相继南移,至30年代,上海遂成为中国画家聚集最多、绘画社团最多、艺术活动也最繁盛、最富影响的城市。萧俊贤不再到学校任教,虽也参加上海的一些雅集或展览活动,但始终以闭门作画为主。

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特点是:

一、高雅的格趣。20世纪山水画的格趣,大致可分四类,第一类是求貌似之拟古,亦步亦趋,没有新意,其格趣随着古人和模拟者而有所不同,但由于时代和画家素养的限制,不同程度趋俗乃基本倾向。这种拟古现象主要发生在世纪前半叶。第二类是追求通俗大众化,服务于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重视题材选择、教化作用,反对“不食人间烟火”的“山林艺术”,“贵族”化的“形式趣味”。这一倾向集中发生在50至70年代。第三类是追求雅俗共赏,力图把传统文人画的画法格趣与新兴市民阶层、农民阶层的欣赏趣味结合起来,或融入民间艺术、重写实的西方风景画,形成一种通连古今中西新旧雅俗的新山水画。这一趋向,20世纪各个时期都存在,也比较普遍,只是融会程度不同而已。第四类是坚持高雅文人画的传统,追求超世俗的诗性表现,诗书画印的结合,笔墨的高格调与自律性等等。

萧俊贤的山水画,属于第四类,即它不亲近世俗,追求野旷超逸。画里少见人迹,至多有一山居幽坐的高士,或一空置的小舟,着意营造超然世外之境,宁静、空阔而高旷。这是一种意趣在仙道之间、独具个性的雅格。许多作品以拟古为题,对古境进行再造,赋予它新的面貌和意味。这是一个清净世界,但苍茫浑厚,与一般文人画追求的清雅之趣有别。其《题画扇》诗云:“夜梦到灵山,乃识灵山意。琪树万万株,枝叶相交翠。上有菩萨泉,流润遍天地。岩下见虚舟,好待众生济。晓来画作图,便是花源地。”“灵山”,或指道家之蓬莱,或指佛教圣地灵鹫。在萧俊贤笔下,梦中济众生的“灵山”,画作图便成了“桃花源”,在他的心里,仙境与佛地,都是超越俗世的精神境界。唐代诗人刘禹锡有句云,“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与会是前生”,把桃源与灵山视作一因一果,与萧俊贤之意庶几相近。总之,山水好景并非士大夫追求的“荒寒”之境,而应是枝叶交翠,飞泉流润的众生福地。这在萧俊贤的山水、特别是没骨青绿山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二、兼重笔墨与丘壑。中国的山水画,唐五代两宋,以山水形象(古人所谓“丘壑”,今人或成为“空间结构”)为第一,笔墨从属于形象;元明两代,提升了笔墨的地位,笔墨与形象难分伯仲;自董其昌以后,文人作者的山水画走向分化,一些画家坚持形象第一,一些画家兼重两者,一些画家则视笔墨为第一、主宰。萧俊贤始终兼重两者,既重丘壑的营造,也重笔墨的风格与表现,而不同于黄宾虹晚年的笔墨第一。对于丘壑,他不象齐白石的简而拙朴,潘天寿的简而苍劲,吴湖帆的形色精致,他多以高远的构图营造山重水复的山峦,用笔多粗拙的皴擦,画出土石的厚重感——既不同于披麻系统的线性皴法(如长披麻皴、牛毛皴、解索皴等),也有别于斧劈系统的块面性皴法(如大斧劈、小斧劈、托泥带水皴等)。不突出笔线显示的土质与植被,也不突出块面显示的坚硬而裸露的石质,似石似土,厚重单纯,没有炫技之笔,不求外形的奇特,其意在平奇之外,拙厚而松,内含半千之积墨,石涛之放逸,石谿之苍浑。以南为体,为北为用。是写出,不是描画出。


三、没骨青绿。萧俊贤的青绿山水,独创一格。姜丹书称之为“南宗没骨青绿山水”,是“以彩代墨,不用勾勒,随笔点染,倍觉清丽,气韵生动,为从来所未有。”这不是过誉之言。萧氏青绿之作,似可用“古艳”二字形容。“古”不是古旧,而是古雅,寓浓艳于高雅。所谓“雅”,一是纯用写意点染手法,以彩代笔,而不以墨勾勒。以渴笔长锋羊毫,纯色石青、石绿、朱砂等勾画点染,力松、意拙、色艳,别具一种粗服乱头式的古雅绝艳,或如姜丹书说的“气骨醇厚”。 [8] ——奇丽而醇厚,有如仙幻之境,为画史上的独造。

文章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msjyyj.cn/zonghexinwen/2020/0727/422.html



上一篇:自贡举办第三届“中国梦 盐都情”美术摄影公共
下一篇: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读书会

美术教育研究投稿 |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 美术教育研究版面费 |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美术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