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一个国画家的基本素养(2)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笔与墨的关系如此紧密,笔靠墨、墨靠笔,但是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水的作用。水多笔湿,不见笔痕;水少墨干,不见墨迹,只有适度用水,才能有笔有墨。

笔与墨的关系如此紧密,笔靠墨、墨靠笔,但是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水的作用。水多笔湿,不见笔痕;水少墨干,不见墨迹,只有适度用水,才能有笔有墨。

自古以来诗书画印都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如果谁把它分了家,谁就没有高深的成就。历朝历代,凡有代表性的画家,无不一一精通,否则休想出人头地。

如果中国画,不诗书画印同时前进,休想超越古人。否则,所谓超越,还不是夜郎自大,自欺欺人,一个有代表性的画家,诗书画印无不一一精通,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精英,方可登峰造极。

四角的处理,同样要注意“空和实”。

中国画始于一点一画,终于无穷点,无穷画,然排比交错,须有三点三画,始可成形。故三点三画,为疏密之起点,千千万万之三点三画,为疏密之终点。我们在创作时,须遵循这个原则进行思考。

轻重虚实,指画材位置的摆布。创作时要注意画面的不平衡。切不可平衡,更不要均等。构图时更须注意不平衡之平稳。一定要在不影响不平衡的条件下,略求平衡为原则。

用笔、用墨、用色、用水

构图要讲“起承转合”,在承接之间,有实接虚接,以及开合要相关,反正要相依,顺逆要相应等等,都有呼应联系的作用。

穿插交错,实交,是两个物体,相交一点。虚交,是两个物体,本身没有相交,但它的引长线却相交一点,也就是不交而交。实交很有用处。物体没有相交,太简单。只有两一相交,甚至更多线相交,才能繁复。但虚交也很有用处,如遇实交太实,而又不得不画时,就必须用虚交代替,解决实中有虚的矛盾,虚交也就不可缺少了。

关键在于努力,有方法的前进,只有在极端艰困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苗才能经得起风霜雷雨的打击,才能受得住历史永久的考验。我对瓦屋不欣赏,我对物质不羡慕,我最高兴的,只有每天每天把整个心和脑,时时刻刻地去想追求知识,这才是我唯一的安慰。

空白最主要的作用,能给人们以空灵、深邃、旷达的感受;也能引起种种联想、窥测、回旋的余地。所以,有时空了比画了更具深刻奥妙。

画须始于形似,终于神似,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方为上品。

历代高手,往往在普泛中求不普泛。石涛所谓有法无法,乃为至法。也就是不普泛,应该在有法的基础工求得才对。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落笔成形,一气呵成,而且可一不可再”。学习时要求对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必须详细剖析,认真研究。从运笔的方法、先后顺序和调墨、调色的变化,以及怎样构思构图和各家各派的风格特点等等,必须全面了解,审其所长,究其所难,攻其要害,得其精粹,然后奋发前进,精益求精。

大幅构图,一定要利用三边或四边安置画材。只要上下左右都被利用了,才能四处布满,内容丰富,相互呼应,自然耐看,引人入胜。

随类赋彩,要不要严格遵守,那可不必。生活不是艺术,艺术应该高于生活。既要客观,更离不开主观。否则决不高超。着色时,可以随类随物,也可以改变客观,在所谓似与不似之间,当然也包括用色在内。

写意画,重在远观,全幅重笔墨、重气势、重格局,所以着色和二笔画不同。既可以有色无色,意到笔不到,也可鲜明透彻,五色缤纷,更可以邋遢含混,浓重而厚实,甚至可以全用水墨,不着一色或以墨为主略施淡彩等多种形式

文章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msjyyj.cn/zonghexinwen/2022/0718/1087.html



上一篇:“艺术+科技”能怎么玩?2022中国工艺美术科普教
下一篇:“天下有风”主题展览 体现对大写意传统的思考

美术教育研究投稿 | 美术教育研究编辑部| 美术教育研究版面费 |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美术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